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发布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 17775—2024)(以下简称《标准》),代替《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标准,《标准》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与GB/T 17775—2003相比,《标准》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包含以下9个方面:
1、更改了“旅游景区”的术语和定义。
2、增加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前提条件”一章。
3、删除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相关内容。
4、将“游览”更改为“游览设施”和“游览服务”两部分。
5、将“卫生”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游览设施”和“资源与环境保护”。
6、将“邮电服务”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游览服务”和“智慧旅游”。
7、将“旅游购物”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游览服务”。
8、在“旅游安全”中增加了景区承载量控制、高峰期游客流量控制等要求。
9、增加了“文旅融合”和“智慧旅游”等内容。
《标准》明确,旅游景区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和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以提供游览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或区域。《标准》积极响应新时代特征和旅游发展要求,提出了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交通、游览设施、游览服务、旅游安全、文旅融合、智慧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等9个项目作为具体划分条件。
一是资源价值,分为旅游资源吸引力和旅游市场影响力两方面。
二是旅游交通,提出了外部交通、交通标志与停车(船)服务两方面的条件。
三是游览设施,提出了游客中心、导览系统、游览线路与游览交通工具、卫生与休息设施四个方面的条件。
四是游览服务,提出了解说系统、讲解人员、购物服务、餐饮服务、便利服务五个方面的条件。
五是旅游安全,提出了安全制度、安全设施与标志、安全提示与教育、安全救援与应急处置四个方面的条件。
六是文旅融合,提出了文化主题、文化利用、文化传播三个方面的条件。
七是智慧旅游,提出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三个方面的条件。
八是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了环境质量、环境卫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条件。
九是综合管理,提出了管理机构与制度、员工管理、营销管理、服务质量质监管理、社会效益五个方面的条件。
《标准》增加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前提条件,共5项。
一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和运营符合绿色低碳发展导向。
二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为目标,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览设施与服务体验。
三是诚信经营,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厉行节约和绿色消费。
四是符合经过安全风险评估等景区开放条件且开放满1年,公布景区最大承载量并执行主管部门的承载量管理规定,制定旅游安全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五是近3年未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旅游市场失信行为与重大负面舆情。
《标准》主要体现了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前提条件,作为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总体导向、前置条件和基本要求。
二是强化游览服务,强调以自然、文化或其他旅游吸引物资源为依托,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以提供游览服务为主要功能,突出资源(景观)价值,强调游览设施与解说服务,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功能区。
三是强化文旅融合,提出了旅游景区的文化主题、文化利用和文化传播等要求,进一步凸显旅游景区文化个性,扩大旅游景区文化传播影响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是强化旅游安全,增加了游客容量管理、高峰期游客流量控制等内容,强化了旅游安全管理、安全救援与应急处置等要求。
五是强化智慧旅游,针对信息化时代的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消费需求,增加了旅游景区智慧服务、管理与营销等建设内容和要求。
六是强化绿色发展,重视旅游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强化文明旅游和绿色消费,并充实了综合管理等内容。
《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和运营水平,推动旅游景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智慧应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增强景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有效发挥旅游景区在促进消费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网址:http://www.frtmanage.com/show.asp?id=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