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与旅游加快融合的背景下,景区行业、政府等多方应如何变革创新,进而推动旅游景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正在升级的旅游需求趋势看,当下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静态观光模式,游客在旅游和休闲度假中,更喜欢有特色、有内涵、富体验的景点,他们游历名山大川,体会大自然,感受天人合一的感觉;到新奇独特、创意无限的主题公园中探奇求知、体验和享受亲子娱乐;去保存国家和民族记忆的博物馆,开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以及情感与心灵的历程。可以说,游客在旅游景区寻找的是“放意林泉”的生活体验,是深度体验民族的精神与审美,寻找的是有文化共鸣的心灵感应。这其中,游客旅游体验的内核是文化,游客的需求发展趋势已说明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
在这种新的需求趋势下,景区运营企业应以游客为中心,紧跟新的消费需求,着眼于为游客提供更对路、好玩的景区产品。景区要根据资源和游客的需求特点,重视将当地历史文化、民间故事、风土民情元素融入景区,用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景区的故事,通过文化创意强化景点的故事性、体验感和娱乐性,加深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深度体验;景区要注重挖掘景区资源的景观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提炼唯一性、引领性的鲜明主题,重视打造景区独特的IP和文化,赋予景区独一无二的“魂”;景区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对景区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让景区更有玩头,让游客玩好,进而提升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辐射力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景区要重视应用科技手段,实施景区智慧化管理,提升景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游客的体验感,给游客独一无二的游玩体验。
此外,人才是景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新形势下,景区行业还要努力培养一批兼具旅游和文化之长的复合型实干家和企业家,重视景区业态的不断创新以提升综合消费功能,进而提升景区经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的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游乐园、动植物园等多种类型,囊括工业、农业、科教、体育、文化艺术、军事等多类主题,过去分属国土资源、文化文物、林业、旅游等多个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长期处于“九龙治水”的分散化管理中,多头管理导致不少地方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都不高。
我们应正视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以人为本,实现旅游与文化真正一体化管理,自然资源统筹管理;景区旅游与文化资源要作为一个整体,从游客需求、服务大众、弘扬文化多维度去开展工作,更好地处理好保护和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当前各级政府更加强调“惠民”的政策背景下,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未来考虑对景区实施分类管理,即将公益类和商业类分开管理,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公益类景区强调公益性和公共服务,商业类景区更强调实施市场化运作,强调产业属性,促进产业发展,更好处理好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让景区健康发展,真正服务好大众。
急剧变化的大众旅游文化消费需求,正推动景区行业悄然发生变革。一方面,大众旅游需求蓬勃发展,市场正加速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发展,游客需要更多样化的景区产品供给;另一方面,传统景区创新发展不足,“对路”的景区产品供给不足,倒逼景区行业加快供应侧改革与创新。
致力于旅游策划、景区托管、标准化创建、景区管理咨询、景区营销策划、旅游培训、智慧景区建设、景区投融资
四川富瑞泰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服务运营专家
登陆景区管理网http://www.frtmanage.com
详询028-61362789 / 18982257978
微信:china-freetime
本文网址:http://www.frtmanage.com/show.asp?id=1244